close

欣逢端午佳節 在節前教製作台灣鹹粽 及提醒不宜吃粽子的人 同時祝大家端午節愉快



 


製作粽子基本規則


放足調料滾水煮粽



●粽餡調味: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切成方塊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還可隨意加入花生、香菇、豆乾、蘿蔔乾…等。再包。


●粽餡調製:將紅蔥頭用油爆香後加入香菇繼續拌炒出香味後加入豬肉續炒至八分熟再加入花生、豆乾、蘿蔔乾…等續炒後再加入醬油調味,餡料備用。


●糯米調製:將糯米洗淨依煮飯標準略少之水量煮熟,大炒鍋放入兩大匙油紅蔥頭用油爆香,再放入糯米飯拌炒倒入適量醬油、鹽、拌勻起鍋備用。


●粽子包紮:將粽葉捲成漏斗狀底部不可開口,先放糯米飯在底部再加入餡料後再加米飯覆蓋約九分滿。將粽葉覆蓋壓實捆紮緊實即成。


●粽子捆紮如豆沙粽使用生糯米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紮緊、鬆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紮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胖。


●烹煮:台灣粽用蒸籠蒸煮半小時即可。用生米包的粽子要水煮,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鹼水粽不能和其他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







 





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較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者若進食過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製成,粘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並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溫滯氣,合植物纖維多且長,吃多了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患十二指潰瘍的病人若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潰瘍穿孔、出血。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如果不加節制,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搶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險。



總之,吃粽子應有所節制,除以上四種人不可多食外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和太油膩的粽子,其他人若食後感到胃部不適,也應立即停止食用,以防危害身體健康。




 





 




配樂 感謝野馬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葉 的頭像
    老葉

    alexyeh41的部落格

    老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